中国的新消费力在哪里?
国家统计局7月15日发布数据显示,2019年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5210亿元,同比名义增长8.4%(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7%,以下除特殊说明外均为名义增长)。其中,6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878亿元,同比增长9.8%。中国消费升级正在释放出的巨大经济机会。
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上半年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66924亿元,同比增长8.3%;乡村消费品零售额28286亿元,增长9.1%。其中,6月份城镇消费品零售额28959亿元,同比增长9.8%;乡村消费品零售额4919亿元,增长10.1%。
小镇青年:消费信心指数高
小镇青年,顾名思义,是指那些年龄在18岁—30岁,生活在三四线城市包括县级市,从东部延展到中西部地区的广大青年群体,这个群体的基本特征明显有别于集中在东部地区的一二线大中城市的同龄人群,是非常典型的有中国特色的由于区域、城乡、阶层发展不均衡和信息不对称所导致的结果。
虽然他们大多数只有本科或本科以下的学历,但在家乡却有一份稳定体面的工作;他们收入不是很高,却无需为高企的房贷和昂贵的物价而犯愁,可自由支配的财产和消费力与一二线城市的搬砖白领们相差无几;他们的职场工作环境相对轻松,拥有更多的闲暇时间。
作为新一轮消费升级的主力群体, 小镇青年拥有着自身独特的消费能力、消费倾向和观念。
相对于大城市,生活节奏慢、工作压力小是小镇青年生活的最突出特征。
没有大城市那么激烈的人才竞争和复杂的职场关系,小镇青年们在职场上往往较为轻松,虽然因此收入也与大城市青年有一定差距,但总体的生活状态更为悠闲自如。加之没有大城市通勤交通的痛苦,小镇青年工作之外的休闲时间相对多,休闲活动也较为丰富。
作为青年人,小镇青年同样积极热衷新鲜事物,并且会以大城市的生活为导向,希望能紧跟潮流风向与时尚前沿,与时代的进步保持同步。
小镇青年快速上升的消费能力
小镇青年快速上升的消费能力,不仅体现在电影票网购上,一些产品和品牌在三四线城市展现出了比一二线城市更大的消费能量。一个最典型的例子,就是OPPO和vivo这两个手机品牌在三四线城市取得的巨大成功。而这背后,正是小镇青年的贡献。
根据极光大数据统计,2019年Q1国内手机品牌销量占比top 5分别是华为、vivo、OPPO、小米和iPhone。
OPPO和vivo的崛起,吸引了市场上诸多目光,俨然成为中国手机行业现象级的企业。论配置,国产如华为、小米都不比他们差;论品牌,三星、苹果根本不是OV(OPPO、vivo的简称)可以去衡量的。
但OPPO和vivo在三四线城市的渗透率非常高,几乎每一个手机营业厅,每一个商城步行街,广告牌最多的就是OV。从品牌识别度来说,OV在三四线城市里占据着绝对的优势。
根植于三四线城市,注重小镇青年客群,这也正反映了小镇青年容易被忽视且快速上升的消费能力。
除此之外,还有直播、网游市场,小镇青年的贡献也不容小觑。直播打赏主力军除了那些本身有钱的金主,另一个大头就是小镇青年。另外像贪玩蓝月这样的页游,靠着小镇青年的充值“续命”,也走出了另外一条发展道路。
更让人意外的是,不少国际奢侈品巨头们在接受采访时都表示,要继续在三四线城市开店。根据相关数据显示,中国最爱买包包的前五大省份分别是北京、海南、吉林、上海和重庆,而线上增速最快的TOP10城市均为三至六线城市。
根据麦肯锡的数据预测,未来十年,中国城市家庭消费中产阶级及以上占比将大幅度提升,预计2022年达到81%,成为中国消费升级的最主要贡献。而三四线城市的中产阶级将成为未来占比增长最快的群体。
三四线城市的消费激增58%
过去几年,中国三四线城市的消费激增58%,中国三四线城市的“小镇青年”在汽车、时尚和娱乐方面消费颇多。
1、三四线城市兴起电影院热潮。三四线城市的票房收入增长远超一二线城市的增长率。
2、汽车厂商渠道正在下沉。汽车是小镇青年出行的“标配”,代表了小镇青年消费水平的提升。当前的90后已经逐渐成为国内汽车市场的消费主力军,其中以三四五线城市的中端汽车消费市场的成长最为迅速。
3、拼团、砍价颇为流行。拼多多在三四线城市的普及发展让国内消费市场呈现出社交化态势,而三四线城市居民迸发出了比一二线城市居民更大的消费能量,这也暗示着我国社交电商购物消费人群正由一二线城市向三线以下城市下沉。
于是,几乎所有的商家都惊喜地发现:在一二线城市门店数量逐步饱和,以及城镇化带来的市场红利下,三四线城市正成为蓝海,巨头们为了争夺这个市场更是相爱相杀。
京东、阿里、苏宁很早就开始了在三四线城市的圈地运动,他们希望把各自的电商服务辐射到更远、更闭塞的地方。
“企业必须关注中小城市,而不是将脚步停留在大城市。”波士顿咨询公司与阿里研究院联合发布的报告中这样写道。报告称,到2020年,中国上层中产和富裕家庭将达一亿户,其中小城市家庭将占全国此类家庭的50%以上,增速亦将超过一线城市。若想覆盖中国80%的上层中产和富裕消费者,企业须至少在430个中国城市设立实体店。
最后:
长期以来,消费品牌往往诞生在中心城市。但随着城镇化推进、消费升级的到来,三四线城市消费群体将成长为消费市场中的重要力量,甚至比如在国产智能手机领域,已经隐隐走出“农村包围城市”的流量逆袭路线。
那么,各个领域巨头尤其是互联网企业,面对一个不同于中心城市的市场,将采取哪些战略、革新线下渠道和三四线城市消费生活?在零售、电商、3C快消品等对小镇青年的争夺战中,能否挖掘出可共享、推广的模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