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T争相打造生态概念 究竟是个什么鬼
2015-04-20 15:54:13
什么?你还在谈IP、互联网思维?BAT都在玩“生态”了!
当影视行业在争论互联网的各种O2O、大数据、大IP、产品经理等名词的时候,BAT却开始在大谈 “生态”圈建设了。例如腾讯在打造“泛娱乐”生态圈,阿里也把娱乐宝和淘宝电影票都注入阿里影业,打造电影生态。那么这个“生态”又是个什么鬼?又是个最新忽悠出来的概念吗?
不管怎样,影视行业要密切关注BAT的这些动向,就跟企业家看新闻联播了解国家政策动向一样道理。因为有迹象表明“影视公司最后都会为BAT打工”正在可怕的一步一步实现。
“产品型公司值十亿美金,平台型公司值百亿美金,生态型公司值千亿美金!”
互联网行业有一个说法,就是“产品型公司值十亿美金,平台型公司值百亿美金,生态型公司值千亿美金!BAT无疑是处于金字塔顶尖的生态型公司,苹果也是,它的市值已经高达7000亿美金。腾讯和阿里市值都在两千亿美金左右,百度也接近千亿。而小米、360、京东等属于平台型公司,所以这几个公司在拼命并购投资和布局上下游周边业务,为的就是建立自己的生态链,向千亿美金市值升级。
对应到影视行业,绝大部分的影视公司都属于最初级的产品型公司,还没跳出做电影产品的经营范围,市值都没有突破10亿美金;而光线、华谊、华策等一线大佬正在从产品型过渡到平台型公司,但还不算是真正的平台型公司,即便这样它们的估值已经远超二三线的影视公司,一般在50亿美金左右;而生态型影视公司至今还没出现!目前只有BAT才有这样的实力。
所以阿里把娱乐宝和淘宝电影票装进阿里影业,股价就一下子上升,接近了光线加华谊的总和,就是“生态“这个概念起了作用。其实阿里只是做着“平台型”的事,说着“生态型”的概念。甚至连几部自己主导的电影都没做出来,即便这样,也在短短一年多时间,从刚收购时的估值104亿飙升到现在的800多亿,正符合“平台型公司值100亿美金“的说法。这个有“生态型”的母公司阿里所支持的“平台型“公司的概念,让它比投资几部电影项目的价值要高的多。
“产品型、平台型、生态型”这三种类型影视公司的区别在哪?
一般来说,所有做内容的公司都是产品型公司,也就是你靠做电影项目赚钱;平台型公司是所有内容型公司要通过你的平台来赚钱,一般来说渠道为王,这也是一线大佬们要从内容拼命转型互联网的原因,因为互联网天然带有平台属性,而内容的属性是产品,天然不具备平台属性。例如360是各大APP和游戏的分发平台,所以360是平台型公司。如果你是一个具有垄断地位的发行公司,你就属于平台型公司;而生态型公司则相当于一个小社会,产业链上的所有公司,所有资金和资源,所有用户都在上面。例如苹果和BAT。
几十年来中国影视人的固化思维,让我们所有的经营和创新都限制在做产品上,所以商业价值也固化在10美金以内,难以做大。那么具备哪些条件才算是真正的平台型公司?又具备了哪些条件才算是生态型公司呢?
什么是生态型的影视公司?
目前看来,只有BAT才有机会做成生态型的公司。因为它有用户,有资金,影视行业所需要的一切资源都在上面,是一个生态圈,这样的平台才是生态型公司。
相信BAT之后,大家都会把打造生态型公司挂在嘴边。一线大佬们都在投资和收购游戏公司、动漫公司、主题公园做产业链布局。但所有强调“产业链”布局的都只能算是平台型公司,因为你只有“产业”上的各种链,还没有“用户”。而生态型公司除了有全“产业链”以外,还有海量“用户”,这是平台型公司所不具备的。
很多大型网站,之所以说只能算平台型,就是因为它们不算多赚钱,都还要从BAT那里去卖流量。包括小米也是如此,估值已达500亿美金左右,远超100美金的平台型估值,并且也有上亿的用户,但它还需要跟腾讯合作,跟天猫合作,去百度买流量。
微分销小编叨一叨:现在看来,“影视公司最后都会为BAT打工”这句话,其实不是什么坏事,因为BAT是一个生态圈,有用户,有资金,有影视行业所需要的一切资源。以后单打独斗将再也没有机会,未来是生态圈和生态圈之间的战争,也就是B、A和T三个生态圈的战争。所以你要融入巨头的生态圈!中国人的惯性思维总是你死我活的零和游戏,但既然你抵抗不了BAT,不如反向思维,利用他们的用户和资源,在他们的生态圈里赚钱,何乐不为?